多咀嚼活化大腦!營養師教你吃帶莢毛豆 預防失智症
新聞來源: 健康2.0 / 郭庚儒 報導 / 圖片來源: 達志影像 shutterstock

日本人最常選擇毛豆給老年人當點心,特別是帶莢的毛豆。究竟是為什麼呢?營養師黃淑惠說明,食用帶莢毛豆前,必須要動手去剝,再一顆一顆放入嘴巴,同時能夠訓練手部的肌肉,就能預防失智症。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毛豆富含纖維及蛋白質,而非澱粉類的食物,因此含醣分很少,對於口腔健康不容易引發蛀牙,由於毛豆很脆需要多咀嚼,才能夠吞下肚。它也建議,每吃一口飯要咬20~30下,口腔咀嚼次數越多,對於肌肉、神經傳導越好,能夠有效可以預防失智。
牙齒小於9顆 失智症增2.2倍
根據研究發現,老人的牙齒少於9顆,得到失智症的機率是牙齒超過10顆人的2.2倍。基隆長庚外科教授江坤俊強調,咀嚼與失智有密切關係,經常咀嚼可以增加大腦皮質的血流,腦部較不容易發生退化。另外,注意口腔衛生也較不容易產生發炎反應,減少腦部的認知功能。
江坤俊分享,曾收治2名60多歲的女性,都有中風、吞嚥困難相關病史,只能靠鼻胃管灌食,每隔3個月必須定期更換,其中1名患者一年後竟然失智了,牙齒只剩下6、7顆;而另一名有定期練習咀嚼,且有固定清潔牙齒習慣的患者,認知功能仍相當正常。
牙科醫師趙國翔也認為,進行咀嚼動作時,可以活化大腦皮層,並產生神經的刺激,進而活化大腦部分細胞,延緩失智症惡化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