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芯儀罹乳癌!台灣女性好發率第1 靠「吃」提高抗癌力
(新聞來源: TVBS 編輯 周嘉茹 報導)
36歲女星朱芯儀昨(8)日公布自己罹患乳癌,且癌細胞已經轉到淋巴,讓外界相當心疼。事實上,乳癌為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平均每37分鐘就有1人罹患乳癌,有研究顯示過重及肥胖者罹癌的機率又更高,對此有營養師建議5招選食法,靠吃就能提升抗癌力。
衛福部統計,乳癌發生年齡高峰落在45至69歲之間,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2018年一共診斷出14214名乳癌個案,等於平均37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癌;而乳癌的危險因子,包括: 一、具家族史(一等親中有小於50歲者罹患乳癌) 二、初經早於11歲 三、54歲後停經
四、未曾生育、哺乳或35歲後才生第1胎 五、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 六、生活習慣不良。包括抽菸、飲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 七、過重、肥胖。
對此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柯曉彤指出,女性若身體BMI大於25,罹乳癌風險會增加17%,BMI大於30,罹患乳癌風險則增加37%,相較於有規律運動習慣、控制體重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比不愛運動者降低20至40%;柯曉彤也說,其實有3分之1的乳癌是能夠預防的,最重要的就是飲食及體重控制,「均衡健康飲食、控制飲食份量、限制酒精攝取」是3大重點,提出5招聰明選食法: 1.吃高纖 全穀雜糧及新鮮蔬果富含膳食纖維,多吃能增加飽足感,並獲得多種植化素,增加抗癌力。 2.優蛋白 以低脂的雞肉及海鮮取代紅肉攝取,並補充適量大豆製品,可減少脂肪攝取,降低致癌風險。
- 吃高纖 全穀雜糧及新鮮蔬果富含膳食纖維,多吃能增加飽足感,並獲得多種植化素,增加抗癌力。
- 優蛋白 以低脂的雞肉及海鮮取代紅肉攝取,並補充適量大豆製品,可減少脂肪攝取,降低致癌風險。
- 用好油 食用無調味堅果、橄欖油或苦茶油等良好油脂,增加體內Omega-3比例,有助於減少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風險。
- 少高脂 食用過多紅肉、豬/牛油、炸物、奶油等易引起心血管疾病,且過量攝取飽和脂肪酸更會增加罹患乳癌風險,建議烹調多改以水煮、烤滷、清蒸、涼拌等方式。
- 拒酒精 酒精是造成許多病症的危險因子,且過量飲酒者,罹癌的機率是不飲酒者的1.61倍,建議少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