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媒體報導

健康網》吃素易缺蛋白質 營養師建議每餐都吃「這3豆」

陳冠蓉說,由於蔬菜的熱量密度低,因此蔬食者想滿足身體所需的熱量與蛋白質,每天攝取的蔬菜體積或份量似乎會比葷食者更多。但偶爾會看見,有些人因為葷食轉素食後,餐點仍未攝取足夠的豆類、全穀雜糧類與蔬菜,反而因為覺得空虛有飢餓感,吃下更多精緻澱粉,反而容易越吃越胖、營養不良。

【營養專欄】聰明吃月餅 中秋團圓人不圓

這個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品嘗月餅不但應景,更是一大樂趣。然而,每到此時節,營養師都會特別擔心患者的飲食管理。據觀察,患者在佳節過後,普遍出現體重上升,或血糖血脂控制不佳狀況。營養師這次就來分享五個聰明吃月餅的原則,幫助大家品嘗美食時也能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吃對食物防癌護腦 周晉帝致力校園食育

癌症關懷基金會服務的營養師周晉帝透露自己小時候也會挑食,她曾負責籌辦校園食育講座,目前擔任兼職講師,期盼兒童從小開始落實健康防癌觀念

學會正確擇食很重要!養成內在能力,創造健康的飲食Fashion

金惠民與癌症關懷基金執行長黃翠華一致認為,飲食教育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且小學是建立飲食習慣的黃金階段,尤其三、四年級為最適合時期。金惠民觀察,在一、二年級時尚未有基礎營養觀念,較難吸收進去。而三、四年級的學童有了營養觀念的基礎,加上飲食觀念上還沒定形,這時候是最好的培養良好飲食營養觀念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