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時鐘每年快轉,據統計,國內每5分26秒就有1人罹癌,許多研究都顯示,多吃蔬菜、水果,能夠預防癌症,但現代人外食機會多,該如何增加蔬果攝取量呢?營養師建議,首先少吃肉類、優先選擇葷素各半的料理,以及蔬菜、水果都要記得吃。
幼兒要吃多少蔬果?不吃菜怎麼辦?營養師教你這樣吃出親子免疫力
我們情緒的調節也仰賴腸道的健康。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一項研究就指出,多吃水果和蔬菜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孕媽咪外食不踩雷,掌握方法聰明吃
吳芃彧營養師指出,蔬菜不是只有青菜,除了多點一份燙青菜,也可多吃海帶、蘿蔔、菇類、木耳、苦瓜,絲瓜、冬瓜、紅白蘿蔔或番茄等不同種類的蔬菜,增加攝取量並廣泛攝取不同的營養素。
咖啡不是喝越多越好,咖啡因恐短暫影響大腦灰質,專家這樣建議
黃淑惠說,咖啡因也並非一無是處,適量的咖啡因可以振奮精神、集中注意力,對神經的刺激也有好處。所以只要每天攝取的咖啡因不要超過400毫克;相當於兩杯200c.c.的咖啡,如果是超商大杯咖啡約400 c.c.,就等於是兩杯咖啡的量。
高麗菜一吃五效!簡鈺樺營養師教你這樣吃保肝、抗癌防骨鬆
雖然高麗菜含多種營養,但不論是哪一種食材,或是哪一種養生補品,建議還是不要三餐吃、天天吃,因為單一攝取某種食物時,體內只會攝取到某部份的營養,一旦維持這樣時間一久,容易出現營養不均的狀況。
抗癌超級食物綠花椰菜,切碎後的營養素多增加2.8倍!
綠花椰菜切碎當做主食的概念來料理,同時別忘了搭配好的蛋白質來源,當然也很適合加入全穀雜糧類來做澱粉來源喔!
確診新冠肺炎喉嚨痛如刀割怎麼吃?營養師點名1食物助黏膜修復,3食物則是地雷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確診後很多人會選擇軟質食物如布丁,但這類甜點添加較多糖份,建議可以換成無糖的仙草、豆花等。另外,黏膜修復須要維生素A,也可用南瓜、牛奶做成南瓜布丁,營養豐富又含有礦物質,有助於免疫力。
健康主題館/自製桃膠杏仁露 潤膚又潤肺
歲末年終,隨著氣溫降低、寒流來襲,不少人的肌膚、身體較為乾澀,或肺部滋潤不夠、比較敏感。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指出,在這樣的時節,不妨簡單做一碗「桃膠杏仁露」
大腸癌怎麼防?陳月卿推最強「綠拿鐵」增強免疫力!研究:多吃植物性食物可防癌
什麼能遠離癌症?養生達人陳月卿在節目上教大家自製可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的養生「綠拿鐵」,她強調,蔬果精力湯只要比例對,重點要打得綿密、纖維細緻就會好喝,而且不要過濾,因為濾渣過後,精力湯的營養素剩下1/8。
蔡頭二年前罹肝癌過世!年奪8千命 專家警告:愛吃5類食物當心
如何保護肝臟?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曾於TVBS節目《健康2.0》中叮嚀,民眾記得避免做以下3件事,第一、勿吃高醣類食物包括精緻白麵粉、加糖乳製品、碳酸飲料,其次別碰如油炸食物等高油脂食物,第三、別吃非必要的保健藥品,否則恐增添肝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