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鈺樺營養師也建議,外出要帶水,隨時補充水分,避免身體缺水。製作提味水,可透過添加如少許檸檬片、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來提高飲水的意願。1500c.c.的水,養成每天喝至少1500c.c.開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養成飲水的好習慣,更有助身體健康。
【調查發現:吃飯配3C,親子共餐少,成學童健康新隱患!】
你有多久沒和孩子一起『好好』用餐呢?多項研究顯示,親子共餐對孩童健康有預防肥胖、提升情緒管理能力、促進家庭和諧等好處,然而現代父母因工作忙碌或與小孩作息不同,能一起坐下來吃飯的時間少之又少,即使有機會一起用餐,又可能因各自沉迷於3C產品使用,失去共餐意義,影響用餐品質!
抗癌多吃蛋白質?你可能弄錯了!
本身是資深營養師的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表示,許多癌症病友擔心吃生鮮蔬果會增加感染病菌的風險,破壞免疫力,導致癌症惡化。其實,蔬果中含有豐富且多種類的植化素,是天然的化療藥,但高溫烹煮易流失營養,建議白血球數值超過3000以上的癌友,只要將蔬果清洗乾淨,去除附著於表面的雜質和細菌,就能降低感染風險,可安心生食。
味精吃多會口渴? 錯怪了!真正主因其實是「它」
台北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味精的麩胺酸鈉成分含有「鈉」,一般人使用味精時,都是和鹽一起使用,同時吃進鹽和味精,極有可能造成攝取的鈉含量過高,因而許多人吃完味精會口乾舌燥,其實是因為鈉攝取過多的緣故。
沒喝酒、B肝、C肝卻罹肝癌?營養師警告3種食物要小心
黃淑惠建議,購買花生時,最好選擇新鮮帶殼的花生,觀察花生的外殼,就能知道花生是否新鮮、有無發霉;而購買花生堅果,最好選擇小包裝,以免久放就容易發生黃麴毒素汙染。
【營養專欄】端午5原則 健康吃粽不吃重
端午節即將來臨,應景的粽子絕對少不了,柯曉彤營養師在此分享健康吃粽五原則,大家可依循這些原則,健康過端午。
吃完飯就胃痛…3大禁忌食物害你胃酸過多!
營養師黃淑惠表示,現代人常見的胃部疾病像是胃出血、胃潰瘍、胃炎等等,初期的原因都和「胃酸分泌過多」有關;胃酸長時間過度分泌之下,可能使得胃黏膜受損,進而引發各種胃部疾病。
痛風不能吃雞肉? 營養師:沒急性發作時可吃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每百公克食物的普林含量在25-150毫克屬於「中普林食物」,也就是痛風患者急性發病時不可以吃。每百公克雞胸肉的普林含量是137.4毫克、雞腿肉是140.3,雖然高於豬瘦肉的122.5,以及牛肉的83.7,都還是屬於中普林食物,不是高普林食物。
吃麵比吃飯更容易胖?乾麵、湯麵哪個好? 營養師公布「正確答案」
多吃蛋白質防高血壓找上身?營養師教你怎麼吃
黃淑惠指出,「過去有研究發現,若是每天攝取的蛋白質有1/3是植物性蛋白質,可以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及慢性病,所以可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像是大豆家族的毛豆、黑豆的都是不錯選擇,再搭配其他種類的蛋白質多元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