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媒體報導

飲食減肥法百百種 真的有效嗎?營養師來解答

減肥、體重控制一直都是民眾相當關心的話題,因為肥胖是百病之源,除了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外,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和肥胖有關,罹癌風險也會提升。本集直播便邀請到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營養師來跟我們分享!

【閉上眼之前 為自己按個讚】 贈書活動 (6/21截止)

雖然她在這本書完成之前就過世了,但我相信她的故事會一直激勵著許許多多跟她一樣處境的癌友。
即使是非癌友也可以從她的書中獲得啟發和力量,其中之一就是我也常用的轉念:「打從一開始,我就不再想著《我快死了》, 而是將這個念頭轉換成〉我現在還有命可以活》。」念頭一轉,生命狀態頓時不同。

第四波新冠疫情蔓延【這個習慣降低您染疫的風險】

新加坡大學團隊在2022年5月20日《醫學年鑑》期刊發表優碘可以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文獻回顧綜論。從電子資料庫搜尋關鍵詞包含“povidone-iodine”、“SARS-CoV-2”和“COVID-19”的文章,截至2021年6月3日為止。

英50萬人研究:每天2杯紅茶降13%死亡率!專家教這樣喝更健康

營養師黃淑惠在《自由時報》的報導中說明,目前對於紅茶到底能不能加牛奶並無定論,可以依據個人需求選擇,若想要喝茶提高抗氧化能力,就不建議喝紅茶拿鐵;如果想喝茶但不會引起胃不舒服,則可以加點牛奶。他也提醒,無論加不加奶都建議喝熱的,因為熱水才能讓茶葉溶出更多兒茶素。

健康飲食對新冠肺炎具有雙重防護的效果

牛津大學神經學博士醫師 陳惟華 表示:飲食和營養素對我們的免疫系統和感染風險有著重要影響。研討營養的各個面向與新冠病毒(SARS-CoV-2)的感染風險或新冠疾病(COVID-19)的嚴重程度之間相關性,已經發表了大量論文

生吃蔬菜能吸收更多營養素嗎?營養師建議「2作法」才能吃到營養

「食療」又稱飲食療法,是指利用各種食物,經過烹調加工,製作成食品,進而通過食用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雷神主廚的對症健康菜》由國宴御廚雷議宗、台安醫院營養師黃淑惠共同撰寫,於書中分享食物的營養功效、怎麼烹調可以保留最多營養素、關於對症食療有哪些迷思等議題,幫助讀者找到對症健康菜。

脂肪肝→癌症速度增!專家激推「4營養素」護肝:飲食不正常恐害命

黃淑惠資深營養師表示,一、低脂肪優質蛋白,如:雞蛋、大豆、魚類等,降低肝臟負擔,二、膽鹼食材,像是乳製品、肉類等,能使脂肪與蛋白質結合為脂蛋白,且帶離肝臟,減輕體內形成,三、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可多吃各式各樣的新鮮蔬果、堅果等,補充肝臟解毒過程需要的輔酵素、輔因子,四、攝取好油,Omega-3可以抵抗發炎情形。

皮膚又黑又乾? 三大營養素多吃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夏天日曬充足,紫外線特別強烈,容易曬紅、曬傷而脫皮,進而色素沉澱使皮膚變黑,加上天氣炎熱,新陳代謝速度快,流汗過度導致細胞乾澀,皮膚容易乾而出現細紋。

消暑料理來了 芝麻醬涼麵很健康

黃淑惠強調,有別於市售的涼麵醬以芝麻加花生來製作,但考慮花生的保存不易及容易受黃麴毒素污染,改以純芝麻醬搭配涼麵,不但有獨特香氣、口感,更具營養價值,也更衛生安全。